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2章 诗酒趁年华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出生在春天的末端,爱的却是夏天。

    我热爱夏天。那些短暂得飞逝的夏天。正午的树叶绿得让人振奋,振奋到觉得自己其实谁都不爱,这种感觉让我感到豁然开朗,并且幸福。

    曾在一所花事繁盛的学校念书,满眼铺天盖地恶狠狠的绿色,匪气、嚣张。花朵绝非纤细柔弱的那类,牵蔓攀藤地挤挤攘攘,强劲自在。尤其是夏天,那座城市有着著名的炎热,树木绿得生烟,几乎要燃烧起来,噼啪作响。

    盛夏。阳光凶猛。但我喜欢。因为只有夏天才比较不冷。

    当年念的是工科,不见得有多么用功,功课倒是能够敷衍下来。闲时常去图书馆看报纸,只挑偏爱的那些:《体坛周报》、《足球》……《中国足球报》上有个专栏作者的文风颇合我胃口,嬉笑怒骂,酣畅淋漓,追着看了许久。

    起初我是不去找书看的,偶尔一天,在教室里上课至人之将息,倦怠地望望窗外的树木,树和树之间,舒展着一天一地的叶,连绵地被风逐着,飞。飘飞。初冬了,那叶子仍绿意盎然,枝芽尽端,开起一串串黄色花朵。天气渐凉,黄花越开越多,越开越盛,颜色也由淡黄转为金黄,最后,通体树身有大半为金黄色花朵掩尽,黄澄澄的一串串、一群群,像兜头暴雨。

    啊,这是什么植物?问过许多人,都不知道。只好到图书馆查资料,翻到《植物图解》,才知它叫黄金急雨。仅仅只是几个字,就将这种植物形容得完全,纷纷扬扬的,像凄美的死亡,一场决绝的、蓄谋已久的、飞速死亡,无可挽回。

    恍然想起童年时看电视剧《红楼梦》,听到里面的唱词: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,怎经得秋流到冬,春流到夏。

    我是不看《红楼梦》的,字句过于繁复精致,我不大看得懂。

    但至此,开始借书了。书太多了,又非科班出身,不懂怎样的书才是好书,看到旧的、残破的,纸张发黄的,就挑出来。执的信念是,旧的,总是好的。

    拿一册在手,挑个靠窗的座位,看到眼睛累了,间或朝外望几眼。

    慢慢也懂得挑书看了,学会欣赏文字本身的鲜美,和诗文歌赋以外的真义。这是一段岁月静好的日子,足够成就心路的何去何从。

    后来就有了喜好,愿意反复诵读的,惟有苏辛词。苏轼,辛弃疾。苍茫,悲壮,遥远,惆怅,慷慨击节而歌,偶尔也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烂漫。想象中,落魄英雄的身边,是不该少了酒和红颜的。如果是国画,就该是茫茫雪夜中,远远瞧见木屋里,燃着的炭火。

    这世道这样忍心,还好,你在。

    就这样一天天地成长,在暗夜里打着手电筒看书,听电台。喜欢的dj有一把低沉的嗓音,说着他的渴望和梦,说他的音乐和文字,配老老的歌,是我荒芜心事里的午夜玫瑰。多年后他出了一本书,隔着白纸黑字,旧时光阴扑面而来。

    那年我十七岁,刚进校时尚有一种普通的俏,在夏天清晨,和寝室另外七个女孩一起,把头发盘成髻,穿缤纷的裙子去上课,每个人都有一张不化妆仍清香娇嫩的面孔,一路被很多人看。心里得意,表情却越发不动声色。

    然后呢,从什么时候开始,长成了一把刀,□□,铮铮然,照得人眉发皆碧。在不自知的情况下,冒犯了一些人,日渐疏远。她们学会收拾自己,描眉画唇,讨论瘦身、恰恰、伦巴、美容等时尚话题,聚在一堆打牌,交流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